2009年5月17日星期日

溯源钱塘江

记得很小的时候,在家里的墙壁上挂着一幅中国地图。常常会把目光停留在那些大河上,常常会从地图上逆流而上,至抵它们的源头,觉得挺神秘的。那时候就在想,这些大河的"原生态"究竟是什么样的,什么时候能到这些大河的源头上去看看呢?人都有好奇心,而我觉得自己的好奇心犹重,这种好奇心一直保存到现在,但却也从来没有认真想过如何把它变成现实,心中感叹,when may dreams come true?
暑假里,一个人在深圳街头踯躅,拐进街边的一家别致的小书店,拿起一本《旅游天地》来翻了翻,看到这样一段话:"七八月暑天,放假啦!不再从水泥高楼里热望素云碧天,不再皓首穷经埋头于课本试题,身形想舒展,心想飞,我欲乘风……还有什么比出游更好的呢?"接着便是一大幅充满阳光、新绿、清溪、净石的养眼图片,题为钱塘江源头清涧。然后,又是一段《开化二日》的文字和更多的图片。
回到浙大后,过了几天,国庆长假便如约而至,还犹豫什么呢?动身吧!
早上起床有点迟了,中午11:30才在客运西站上了开往衢州的车,一路上天色阴沉,雨意阑珊。钱塘江还有它的那些支流总在路边伴着我们,不时会有些青山碧水的动人景致从身边掠过,想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,又怕错过窗外的风景。下午3点多到了衢州,马上在衢州车站上了一辆开往开化的中巴,车里有点脏。我就坐在和驾驶员并排的位子上,可以很方便地看路边的风景。车离开衢州时,雨有点大了,我还有点担心进山的路会不会很难走。路边依旧有一条江,好像是叫芹江,若即若离地伴随着我们,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群山,在雨中如一幅淡淡的泼墨山水图,正如韩愈的那句诗,"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。"
过了常山,由于正在修路,路面更加泥泞,车子开始颠簸起来。而芹江(不知道这一段是不是还是叫芹江)离我们更近了,左边是山崖,右边紧挨着就是芹江,江面再过去又是拔地而起的一壁青山。雨中,渔夫正撑起竹排慢悠悠地过江,"孤舟蓑笠翁,独钓一江水",这一幕恍如隔世。
车到开化时,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,而去钱塘江源水湖山庄的车已经没有了,上了一辆三轮车,去找宾馆,得以在开化县城里闲逛。开化是一个干干静静地小城,芹江穿城而过,路边水渠里的水清可见底。后来忽然冒出一个念头,不如租一辆车直接去水湖山庄吧,这样第二天早晨就可以直接进山游玩了。
在路边拦住一辆面包车,谈定价钱,马上上路。这时候,天色已晚,路上其他车辆很少,所以车开得飞快,快得让我有点心惊肉跳。两边的山壁飞速向后退去,偶尔在几点灯火中看到水面的倒影,四周围一片黑暗。大约一个半小时,开车的师傅说快到了。果然,车转了一个弯之后,几点明亮的灯光从远处透过来,那是齐溪水库的大坝,转过水坝,山坳里又是几点灯光,那便是水湖山庄了。那灯光好像是在半空中,在如墨的黑暗中无所依托,格外耀眼,望着那灯光,莫名其妙地,蓦然想起林徽因的几句诗来:
别丢掉
这一把过往的热情,
现在流水似的,
轻轻
在幽冷的山泉底,
在黑夜在松林,
叹息似的渺茫,
你仍要保存着那真!
一样是月明,
一样是隔山灯火,
满天的星,
只使人不见,
梦似的挂起,
你问黑夜要回,
那一句话
--你仍得相信,
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!
入住后的心情与《旅游天地》中那篇文章的作者如出一辙,因为除了山庄的灯火,四面一片漆黑,看不清周围的环境。晚饭有一道菜叫"源头小鱼干",味道很美。晚饭后回到房间里,望着如墨的夜色,心里想,黑色的眼睛只有等待天亮之后才能寻找光明了,但愿明天醒来之后,窗外的景色不会让我失望。有点累了,于是枕着溪声,还有山林中风的啸声渐渐入梦。
第二天清晨,还在酣睡中的我被服务员叫醒,第一个念头就是推窗一望,那心情有点迫不及待,就像要解开一个谜。只见满目青山,扑面而来,比起校园背后的老和山来,这儿的山更高、更险、更秀、更奇。深吸了一口有点潮湿的空气,空气中似乎全部都是氧气,夹杂着一层层薄雾,一直飘到房间里面。正像南北朝时的一位道教高人陶弘景一首诗里的意境:"山中何所有?岭上多白云。只可自怡悦,不堪持赠君。"我想就这一首诗就足以让一个人扬名天下了。
吃完早饭,和几个来自衢州、上海的游客合租了一辆车,向更深的山中进发,去钱江源头的莲花溪景区。一路上流水相伴,忽远忽近,但始终没有离我们而去。渐渐地,路变窄了,也有点难走了,两边的田野不再开阔,我们是真的进到深山里了。路边不时有些小村子经过,两旁的梯田里,水稻已经开始收割了,田野里一束束枯黄的水稻秆。这儿的民居都是旧旧的,房顶斜铺着片片鳞瓦,比起都市里那些钢筋水泥的丛林来,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。车到尽头,下车步行上山,莲花溪陪侍左右,清溪直视无碍,在乱石中迤逦前行,两侧都是青山,而山的颜色也是有层次的,浅绿、墨绿、新绿、枯黄、橙红,斑驳多变。心里想,要是霜降之后,在"霜叶红于二月花"的时候来到这里,一定会有更绚丽的景色吧!
由于前几天刚刚下过雨,有一段山路非常泥泞,一边吃力前行,一边想,下了雨,山中飞瀑应该更加动人才是。果不其然,走一段,就会有如练飞瀑扑面而来,就忍不住去拍照,随身带了一只饮料瓶,去溪边灌了满满一瓶源头活水,直接倒进嘴里,满口的甘甜清冽。
很难想象在身边奔涌,触手可及的山涧清溪和"十万军声半夜潮"、"涛似连山喷雪来"让人退避三舍的钱江大潮有什么关系。涓涓细流,汇成江河,简单的现象里常常蕴涵着许多道理。
很遗憾的是并没有看到真正的钱江源头,回来的路上遇到另外一队人马,他们说山顶有花环相绕,标志着钱江源头,心中有些怅然,然而不能再回头了,正如篆刻中的破笔一样,残缺也是一种美吧!
车在回来的路上停下,在路边不远处是"飞天瀑布",也就是漈坑瀑布,"飞天"言其壮美。沿着小溪,在乱石中穿行,远远就听见水声阵阵。转过一个弯道,不禁呆住了,扑面而来的万丈绝壁上,一条白练如天外来客,从空中奔泻而下,上段30多米被巨石挡住,水花飞溅,却不知来自何处,据说水是从1,000多米的高山上一直奔泻而下的,"黄河之水天上来",用在这里一点也不过分吧!
从漈坑瀑布回来,在路边小坐。远处,一位老农正在驱赶着一头黄牛耕地,青山四合,一条弯弯长长的小路向前伸展而去,一直消失在山中,路边是收割了的水稻,山居岁月充满了温馨、安详与从容。
中午,回到山庄吃过午饭后,马上动身去枫楼景区。到枫楼景区要穿过水库,山庄对面就是齐溪水库,205国道从库区蜿蜒而过。向北去安徽屯溪,向西可达江西婺源,都是令人向往的名胜。齐溪镇正是浙、皖、赣三省交汇之地。
被青山环抱的水库波光鳞鳞,安静详和,船破水而行,两岸青山相送迎,秋水长天一色,如在画中,美不胜收。库区非常寂静,有车从山中公路驶来,声音远远可闻,绝无城市中的喧嚣嘈杂。但是也有一丝担忧,因为在很多地方,塑料袋、方便面盒子被随意丢弃在路边,幸好现在游人还不是特别多,以后呢?但愿这千金难市的天赐美景永远不会染上尘埃。
弃舟登岸,就是枫楼景区了,枫楼的山路更加陡峭,60度的坡度是很平常的,常常要借助石阶边的栏杆才得以攀行。从枫楼田到枫楼坑,海拔落差300多米,共有9级瀑布,其中有6级是紧紧相连的,如明珠成串,长藤结瓜,个个曲折动人。"白云生处有人家",山顶、山中都有村子,然而马上又想到,那些孩子们去哪儿上学呢?回答说是去西坑口镇上,不禁有点惊讶。从莲花溪下山的时候经过镇上,路程我是知道的,不能骑车,只靠步行,每天穿行往来在崇山峻岭中,严冬酷暑,刮风下雨?人是最能适应环境的。
暗想:我是不是多了点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?
晚上回来,在山庄中和旅途中结识的同伴斟酒小酌,白天的疲惫消失殆尽,留在心中的只是那些动人美景,"悠然心会,妙处难与君说。"
第二天动身回杭州,山庄前面标志牌上的几行字至今未忘,"除了脚印,什么也别留下;除了摄影,什么都不带走。"检查自己,符合游戏规则。
在路边等车时,和一个本地人聊天,"烦啊,在这儿呆着烦着呢!"他说,"我说杭州、上海好,咱们换一换行不行?"看来还真是那句话,熟视无睹的地方没有风景,看风景只能到远方去。
归途中,回望渐渐隐入青山溪谷中的钱江源头,不胜依依之感,路边也依旧流水依依,时急流、时浅滩、时深水平湖。有一处独木小桥,窄窄长长,通向对岸,令我想起马致远的小令:"小桥流水人家,"只是心情殊所不同,举起相机,拍完最后一张胶卷。
(路遇同伴:上海包应为、包妈妈;衢州张绵源、朱美英、张开眉,感谢他们对我的照顾,旅途上不至于孤单寂寞。)

2000年秋(?)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