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5月5日星期一

《商业周刊》为什么批评雅戈尔

《商业周刊》为什么批评雅戈尔
姜汝祥

雅戈尔是我尊敬的企业之一,作为中国服装业最著名的品牌,最近发生在它身上的一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。2007年底,美国《商业周刊》发表了一篇报道,批评中国部分上市公司不务主业,投机获利,而雅戈尔是这篇报道中惟一被公开点名的上市公司。《商业周刊》在结论中称,“除股票与地产投资业务外,该公司的其他业务都已变得无足轻重。”

真是这样吗?雅戈尔的西服与衬衫都曾是国内服装市场的第一品牌,这样一家龙头企业,赢利怎么会基本与服装无关呢?于是,我找来雅戈尔近几年的年报,认真做了一下分析。我想看看,一家优秀的实业公司,怎么就成了股票与房地产投资公司?

先看看几个数据。在雅戈尔2001年的年报中,销售收入是17.5亿,其中服装销售额是16.7亿,占收入的95%以上。而在服装销售额中,衬衫是5.4亿,西服是6.9亿,分别以14.9%与12.6%的市场份额占据行业第一。一直以来,雅戈尔给自己定的远景目标是:“创世界名牌,建跨国企业”。在2002年,雅戈尔把这一目标调整为:“创国际名牌,铸百年企业”,调整的原因是“强调内功”。为此,雅戈尔还决定退出在两家公司的股权投资,价值两亿元,目的是把资金转移到主业上来。但令人不解的是,在如此高调强调主业的同时,公司开始进入地产业务,自此,几乎每年雅戈尔都要强调对地产的投入。

造成的结果是,房地产已然超过纺织服装成为雅戈尔业务增长的引擎。例如,雅戈尔2002年的销售收入是24亿,2006年是60亿,增长了150%。其中,2002年衬衫与西服的总收入是13亿,2006年衬衫与西服的总收入是17亿,仅增长30%。而房地产收入从2002年的5亿,增加到2006年的19亿,增加了280%。另一方面,雅戈尔并没有放弃它在金融投资上的努力。根据雅戈尔2007年第三季报披露,截至2007年9月30日雅戈尔持有10家上市公司股权。11月,雅戈尔又出资35.88亿认购了1亿股海通证券,2007年末,这笔投资又增值到55亿元。最高的时候,雅戈尔持有上市公司股票市值达240亿元。

至此,雅戈尔形成了以房地产、股权投资、纺织服装为收入来源的三驾马车,只不过这时候的纺织服装业务越来越像摆设,因为其利润在房地产、股权投资面前,已经微乎其微。这就是《商业周刊》为什么说“除股票与地产投资业务外,该公司的其他业务都已变得无足轻重”。

但是,雅戈尔并没有放弃主业。到2007年为止,雅戈尔衬衫平均相对综合市场占有率为12.32%,连续十二年居同行业第一;西服综合市场占有率为13.31%,连续七年居同行业第一。2007年11月6日,雅戈尔还收购了Smart与XinMa两家公司100%股权,交易总额1.2亿美元。“雅戈尔收购Smart和XinMa之后,会成为世界最强的服装企业之一。”雅戈尔的总裁李如成对外界这样强调。这似乎也可以说明李如成是想借金融与地产,曲线地把服装做强做大。

但正如2002年雅戈尔一方面投资主业,另一方面又同时大举进入地产一样,在并购Smart与XinMa之前的几个月,雅戈尔成立了两家子公司:宁波雅戈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上海雅戈尔投资有限公司,前者的角色是风险投资(VC),后者则更像私人股权投资基金(PE)。对此,李如成公开对外界说:“这是作为一个产业来做,我们是想逐步地、慎重地迎接一个产业。”“纺织服装产业是雅戈尔的第一平台;房地产是第二个平台;第三个平台是投资,这是一个新兴的产业,还在摸索和塑型当中,但这是最高的层次。”

自此,我们终于明白,雅戈尔原来是要建立一个三层业务链的增长方式,现金流业务是纺织服装,增长业务是房地产,种子业务是金融投资。

现在的问题是,大多数公司都是在自己的主业内寻求三层业务链,比如可口可乐通过区域扩张,或者产品线扩张来寻求业务增长;比如宝洁通过品牌经理体制,延续产品生命周期获得持续发展;为什么雅戈尔可以如此轻盈地跳出传统产业,在高利润的房地产与金融投资业务之间起舞?

雅戈尔的总裁李如成对此也有回答:“做任何投资,都要对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进入哪一个阶段有判断。能不能投?风险在哪里?要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去把握。”

道理原来如此。那中国的所谓发展阶段又是什么意思呢?不就是利用中国发展不成熟,利用转型社会期间的机会来赚钱吗?这种游戏,在中国改革开放这三十年间,重复过多少次了。远的如健力宝把握运动功能饮料机会,长虹把握彩电向大屏幕升级的机会,近的如顺驰把握房地产的机会,不都是靠机会成功的游戏?

可问题是,如果中国最优秀的企业,都如雅戈尔一样选择进入股市与楼市,那谁还会安心做企业? 从这种逻辑,我想,不需要我们这样的专家,连一个小孩都会从逻辑上推出,即使在目前中国制造业经营环境在 “恶化”,雅戈尔这类企业的选择也一定是有问题的,否则,如果大家都学他们,中国企业就将整体自废武功。

在这一点上,我希望雅戈尔去对比一下联想、TCL和华为,计算机、家电或者电讯设备的经营环境,我想利润率一定在下降,这与服装业很相像,但他们在选择什么?联想选择了兼并IBM,TCL选择了兼并汤姆逊,华为选择了把主战场放在海外的国际化,成败暂且不说,但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?我想最基本的好处就是,这三家公司成熟了。所谓成熟,就象一个男人的成熟一样,是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,不再“花心玩票”。

这样看来,雅戈尔并不是在成熟,而是正在走向新的幼稚,一种经不住诱惑的幼稚。我始终相信一句话,上帝是公平的,市场给你暴利的同时,也正在以看不见的速度摧毁你的未来!也许有人会说,怕什么? 雅戈尔光是投资在别的公司的市值,就差不多有两百个亿,两佰个亿,以每个十亿的利润算,雅戈尔也够亏损二十年了。但账不是这样算的,钱既然是人赚的,那亏损也自然是人亏的。全世界的公司,做专业化成功的很多,但多元化能够做成功的,只有GE等少数,为什么?

所以,利润其实对应着经营能力。有多少能力,就有多少利润。暴利给你金钱的同时,摧毁的是你做一个百年老店的文化与心态,因为暴利与持续永远不可能处于同一个屋檐下,对于那些真正致力于让中国企业站立在世界舞台的企业家来说,他们永远不会把自己的眼光放到对暴利与机会的贪婪上。

《商业周刊》借摩根斯坦利一位专家的话,提醒像雅戈尔这样的公司:“不要高估中国投资者的成熟度,需要有人指出皇帝没穿衣服。”雅戈尔有没有穿衣服?抑或穿的是透视装?也许只有时间或者雅戈尔自己才能够回答。

http://www.businessweek.com/magazine/content/07_48/b4060064.htm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