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特兰·罗素(1872-1970)一生跨越了几乎一个世纪,是个涉及广泛的博学家及社会活动家。是20世纪最重要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之一,哲学家之一,以及无数人们心目中的先知。看看他这篇著名的我为什么而活....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一直以来,有三股单纯却势不可挡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人生:对爱的渴望、对知识的探求以及对人类所遭受的痛苦难以忍受的怜悯。这三股激情,就像阵阵狂风,肆虐地将我吹得飘来散去,飘过痛苦的海洋,却又濒临绝望的边缘。
我寻求着爱,首先,是因为它使我心醉神迷,这种销魂是如此美妙,我情愿献出我的余生来换取这聊聊数小时的快乐。我寻求着爱,其次是因为它能减轻孤独,陷身于那种可怕的孤独之时,战战兢兢的灵魂越过滚滚红尘,注视着那冰冷无情、深不可测、毫无生机的无底深渊。我寻求着爱,还因为在我与爱水乳交融之际,我透过一个神秘的缩影,见到了无数圣人及诗人曾预示想象的天堂。这就是我所寻求的,也许它对于人生来说,似乎是太过完美,只可遇不可求。但这就是我最终找寻到的。
我以同样的激情探求着知识。我希望能理解人类的心灵,我希望能知道星星为何发光。我试图领悟毕达哥拉斯那数学的魔力,那些数字支配着此消彼长的大千变化。我求得了些许知识,只是不多。
爱情和知识,毕其所能吹拂着我的灵魂飘向天堂。可怜悯总是将我拽回尘世。众生痛哭的回声在我心中激荡。饥寒的小孩、受压迫遭摧残的苦命人、无助的为子女所弃的累赘老人、以及那整个充斥着孤独、贫穷、痛苦的凡尘俗世,成为人类所本该享有的生活之笑柄。我渴望减轻凡间的邪恶,可我无能为力,而我自己也蒙受着苦难。这就是我的生活。我觉得活着-值得。如果给我机会,我会很乐意再活一次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——伯特兰·罗素 (罗素自传的序言,1956.3.25,图片:1919年护照) “(他是)20世纪最重要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之一,两三位主要哲学家之一,以及数以百万计富有创造性和理性的大众心目中的先知。他生于1872年,时值大英帝国经济政治处于巅峰的时期,逝于1970年,适逢大英帝国已然没落,其力量已在两场获胜却极度费力的世界大战中消耗殆尽。然而,他的声音在他去世之后仍然占据着道德权威的地位,因为他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反对核武器与美国越南战争的评论家。” —— 罗素传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